冷凝器蒸發器常見腐蝕介質有哪些?
在工業生產過程中,作為一種長時間不停止運行的制冷換熱輔助設備,由于生產需求的不同,使用的冷卻換熱介質也不同,往往冷凝器蒸發器最常見的問題是內部污垢堵塞和殼體腐蝕,那么,哪些生產介質容易造成類似的問題呢?
1.以離子或分子狀態溶解于水中的雜質的危害。
水中鈣鹽的主要成分是Ca(HCO3)2、CaCl2、CaSO4、CaSiO3等。鈣鹽是導致換熱器結垢的主要成分。其中,CaSO4是一種結晶度高、結晶度高、結構疏松、附著力低的結垢,屬于軟泥。從水中分離出來的礦渣具有流動性,因此即使附著在受熱面上也很容易被清除。
水中鎂鹽的主要成分是Mg(HCO3)、MgCl2、MgSO4等。鎂溶于水后,受熱分解生成氫氧化鎂,并析出氫氧化鎂,這也是一種爐渣垢。當MgCl_2和MgSO_4溶于水pH<7時,金屬壁酸腐蝕是由水解引起的。
鈉鹽主要由NaCl、Na2SO4、NaHCO3等組成。氯化鈉不會結垢,但水中有游離氧,會加速金屬壁面的腐蝕;如果Na2SO4含量過高,會在蒸發器后面的配件上形成鹽,影響安全運行;水中的NaHCO3會在溫度和壓力的作用下分解成NaCO3、NaOH和CO2,對金屬顆粒造成破壞。
2.溶解氧氣體的危害。
造成換熱器腐蝕的原因有很多,但腐蝕最嚴重、最快的是氧氣。在原子順序表中,鐵的電勢高于氫的電勢。在無氧的中性水中,體系金屬表面的鐵原子失去電子,變成二價離子(Fe-2e離子,Fe2+)。Fe2+離子在靜電重力作用下與水中的OH-離子結合[Fe2+2OH-離子Fe(OH)2],在水中建立以下平衡:
Fe2++2OH-=Fe(OH)2。
當水中存在氧氣時,Fe(OH)2被進一步氧化,沉淀成不溶性氫氧化鐵:
4Fe(OH)2+O2+2H2O“4Fe(OH)3”
由于Fe(OH)3的析出,陽極周圍的鐵離子轉移到水溶液中,加速了腐蝕。
從上述反應可以看出,水和氧是腐蝕的必要條件,陽極是腐蝕部位,陰極是腐蝕產物聚集部位。當腐蝕在整個金屬表面均勻進行時,腐蝕速度不會很快,所以危害不大,這種腐蝕稱為綜合腐蝕。當腐蝕集中在金屬表面的某些部分時,稱為局部腐蝕。局部腐蝕速度很快,很容易生銹。點蝕是冷凝器蒸發器常見的局部腐蝕,危害很大。
下一條:什么叫冷凝器過冷度?
相關資訊